佛山市東冶鋼業公司官方網站
Official website of Foshan Dongye Steel Co., Ltd

加速轉型升級 實現高質量發展

在黨中央、國務院的英明領導和親切關懷下,在國家發改委、工信部和各地人民政府的組織領導下,鋼鐵企業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深入落實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精神,著力向高質量發展轉變,使鋼鐵工業進入了一個新發展階段。

2017年民營鋼鐵企業持續堅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化去產能調結構,取締地條鋼,優化了鋼鐵行業的經營環境。資源優化、兼并重組、企業整合取得重要進展,轉型升級邁出了堅實的一步。環保意識增強,環保投入加大,裝備水平提高,工藝流程改善,環保整體水平大幅度上升。提高管理水平,抓住市場機遇,優化產品結構,提高產品質量,開展對標挖潛,加強成本核算,經濟效益顯著提高,為實現向高質量轉變和可持續發展創造了條件。

一、2017年民營鋼鐵發展狀況和運行特點

2017年民營企業粗鋼產量4.71億噸,鋼材7.03億噸。有三個特點,一是幅度增長低于全國平均水平0.6個百分點,全國粗鋼產量8.32億噸,同比增長5.7%,民營企業增長5.1%。二是粗鋼產量的占比下降2個百分點,占全國鋼產量的比例由上年的58.53%下降到56.53%,改變了民營鋼鐵產量占比逐年上升的趨勢。三是鋼材產量減少674萬噸,同比下降1%,和全國鋼材增長0.8%比,低了1.8個百分點。

民營企業中的重點企業粗鋼產量2.99億噸,同比增長7.45%;鋼材產量2.9億噸,同比增長7.96%。其他小企業粗鋼產量1.71億噸,同比增長1.26%;鋼材產量4.14億噸,減少2811萬噸,同比下降6.36%。說明產量向優勢企業集中,取締地條鋼效果進一步顯現,“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得到抑制。

(一)企業重組、資源整合取得初步成果

企業重組開始成為潮流,許多民營企業積極尋找機會,開始重組和已經取得重大進展的企業,占民營企業的比例總數超過1/3。

沙鋼為主的東北特鋼的重組,解決了東北特鋼債務資金等問題,發揮了國有和民營兩種企業制度的優勢,使東北特鋼發展出現了新的曙光。建龍集團開展了資源優化為核心的重組整合,按照企業和社會共發展互為融合的精神,進一步規劃企業的發展目標,調整和優化了產品結構,經過整合的原海鑫鋼鐵、北滿特鋼煥發了新的生機,收到了良好的經濟效益。江西方大集團重組西寧特鋼,取得重大進展。

目前民營鋼鐵企業兼并重組還在深入發展,以實現2025年鋼鐵產業集中度達到60%為目標,籌劃更大規模重組。如河北計劃以遷安、豐南、武安地方鋼鐵集團為支撐,通過聯合重組形成三家具有區域市場主導能力的以民營鋼鐵為主的大型鋼鐵集團;山西省也擬通過兼并整合,從27家鋼鐵企業降至10家。

(二)環保水平上臺階

一是加大了環保投入,近幾年民營鋼鐵企業認識到環保治理是企業的生命線,普遍狠抓環保改造,從設備水平,工藝流程入手,加強環保管理投入,為實現環保水平再提升打基礎。天津榮程實施了大范圍升級改造和新建環保設施,拆除了焦爐2座、140m3石灰豎窯5座、36㎡、72㎡、200㎡燒結機各1臺, 410 m3、588m3高爐各一臺。完成了轉爐一次除塵干法技術改造、燒結配料槽和混料場封閉改造、料場揚塵在線監測等環保升級工程。

永鋼集團成立“鐵腕治污領導小組”,通過大力引進節能環保新技術、新工藝、新裝備,全面實施節能減排低碳化工程,堅決淘汰相對落后產能,完成煙塵、揚塵治理項目多項,廠區粉塵得到有效控制;全面梳理廠區、廠界噪音源,對超過88分貝的噪音源制定了整改方案,完成電爐廠、煉鋼廠噪音治理。成立綠化工作委員會,近年來投資2000多萬元,因地制宜地推行建綠、增綠工程,在原有綠化面積19萬平方米的基礎上新增綠地面積7.7萬平方米,廠區綠化增長率達40.5%。

去年以來,為提升排放標準鋼鐵企業持續加大環保費用。安陽、邯鄲、唐山3個市鋼鐵企業,噸鋼環保費用已上升到120元。安陽新普鋼鐵公司噸鋼環保費用上升到140元,德龍邢鋼噸鋼環保費用已高達150元。

二是狠抓環保減排,提升環保排放標準。唐山德龍近年來累計投資建設了供電系統高低壓濾波裝置,燒結機、豎爐煙氣脫硫裝置,電機系統變頻節電改造、余熱發電、高爐TRT發電、煤氣發電、海水淡化和污水處理等項目;中天鋼鐵推出百億元投資的綠色循環減量提升項目,該項目完成年可削減二氧化硫排放445噸、煙塵排放378噸、氮氧化物排放1063噸;高爐排放點由原先7個減少至3個,排放濃度遠遠低于現行的國家標準,減少能耗折合標煤64.82萬噸;沙鋼節能環保取得新成果,噸鋼綜合能耗為565千克標準煤,領跑國內同行;噸鋼耗新水、COD排放量、顆粒物排放量、SO2排放量等主要節能環保指標均名列全國同行先進水平。同時,沙鋼深度回收利用煤氣、蒸汽等自發電量超過

50億千瓦時,成為企業節能環保降本增效的最大亮點。

三是堅決響應中央號召,配合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綜合治理,克服各種困難,限產減排為完成環保目標做出了很大犧牲。2017-2018年秋冬季節,京津冀河南山東山西2+26城市鋼鐵限產,高爐限產比例超過50%,4個月生鐵產能壓減5000萬噸,粗鋼的生產除多用廢鋼壓鐵增鋼措施外,也減少3000多萬噸,限減產的主要是民營企業。

民營鋼鐵企業為去產能做出了貢獻。以2017年和2016年兩年實現去產能完成的1.15億噸為例,民營企業占了大頭。其中2016年全國粗鋼去產能6500萬噸,民營企業完成3880萬噸,占全國的59.7%。其中河北民營去粗鋼產能1504萬噸,占全省的92.6%,保定市2010年前有8家鋼鐵企業,現在全部關停,率先完成了“無鋼市”建設。2017年全國粗鋼去產能5000萬噸,民營鋼鐵4000萬噸,占全國的80%。

(三)加強企業管理,提高經濟效益

民營鋼鐵企業2017年不斷進行管理創新,實行精細化管理;完善激勵機制,調動全員積極性;加大資金風險管控力度,努力降本增效;不斷開展對標挖潛活動;推行“互聯網+”提高信息化水平;提高廢鋼利用率,發展短流程煉鋼。

民營鋼鐵企業勞動生產率、生產成本和利潤有較大幅度的提高。人均年產鋼比行業平均水平高出400多噸,最高的沙鋼已經達到1400噸。噸鋼人工成本比行業平均水平低200元左右。民營企業銷售利潤率6.32%,比2016年的2.7%高出3.62個百分點;民營企業平均噸鋼利潤430元,比2016年的94元提高336元。

冶金商會統計的民營企業實現銷售收入2.68萬億,實現利稅2210.7億,實現利潤1690億,噸鋼利潤430元,銷售收入利潤率6.32%。沙鋼集團實現利潤192億元,成為鋼鐵行業的排頭兵。

2017年河北省民營企業粗鋼產量1.35億噸,鋼材產量1.92億噸,實現了雙下降。其中,粗鋼下降0.95%,鋼材下降3.06%。實現利潤666億元,銷售利潤率6.52%,噸鋼利潤493元。

2017年江蘇省25家民營企業粗鋼產量8957.95萬噸,同比增長12.52%;鋼材產量8541.59萬噸,同比增長10.83%。實現利潤373.72億元,銷售利潤率6.86%,噸鋼利潤420元。

二、新形勢新氣象新作為,加快向高質量發展的步伐

當前鋼鐵行業面臨新的發展形勢。出現了許多新的變化。一是產能利用率的變化,中國鋼鐵行業產能利用率從2015年的70%提高到80%,進入了基本合理的區間。二是鋼鐵產量得到有效控制的變化,初步形成了產能常態化的調控體系。三是供需矛盾的變化,從嚴重過剩轉入了相對平衡。四是環境治理、綠色發展發生很大變化,環境友好、節能減排成為企業發展的關鍵,污染環境,高耗能的生產方式,已經成為企業生存的紅線。五是經營效益從微利到合理利潤的變化,鋼鐵行業實現脫困發展,企業從困難到富裕,形成了脫困、轉型到高質量的發展階段,一批民營企業有了較多的資金積累,實力增強。

大變化必將引起鋼鐵行業的大變動,也必將推動向高質量轉型升級的加速。根據民營鋼鐵出現的新動態,我們預見鋼鐵行業將有可能出現大搬遷、大重組、大調整、大提升的“大氣象”。

大搬遷是指生產場地的搬遷,跨省、市、縣產能轉移和城市搬遷的大推進將是新的動向。目前,一些省市已經作出搬遷規劃,提出搬遷期限的明確要求。

大重組是鋼鐵企業兼并重組的范圍將會更大。目前,已經醞釀多個跨省、市鋼鐵企業重組,將有可能形成若干個生產規模更大的鋼鐵集團,集中度進一步提高。

大調整是指企業發展方向和產能、產品、結構、品種將可能出現大變化。很多企業在研究新形勢下,如何重新定位企業發展方向、產品結構、提高短流程煉鋼比例等重大問題。

大提升是生產裝備的升級,大高爐大轉爐等大型化的設備升級將陸續開始。

面對新形勢和新氣象,商會建議民營企業著力做好四大重點工作。

(一)持續堅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化去產能工作

2017年,在國家發改委,工信部的推動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取得了明顯效果,鋼鐵行業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盈利局面,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仍然面臨產能薄弱,平衡環保壓力加大和轉型升級的三大壓力。如果我們放松警惕,掉以輕心,盲目擴張,產能過剩就可能依然存在,地條鋼仍有可能死灰復燃。今年的鋼鐵行業,一是去產能進一步深化,防止產能擴張沖動和地條鋼的死灰復燃;二是環保方面,環保標準加嚴,限產措施等一系列政策出臺,民營企業必須嚴格執行;三是冬季采暖過后會釋放一部分產能,對鋼材市場產生影響,下半年鋼材會有一定幅度的波動。

在這種形勢下,民營鋼鐵企業要充分預計今年的生產困難,不能盲目樂觀,徹底改變產量擴張的老路,堅定走質量發展路子,繼續深化去產能工作,完成去產能和限產任務。

(二)大力推進兼并重組,創建高質量企業

實現高質量發展的目標,首先要創建高質量企業。民營鋼鐵企業要把創建高質量企業作為基礎工作。民營鋼鐵企業要緊緊抓住企業重組的時機,加大資源整合力度,占有經營管理的先機,減少和避免同質化競爭。商會大力推動企業兼并重組,支持有條件的企業實施跨地區、跨所有制兼并重組。商會要為企業交流協商創造條件,牽線搭橋,協助民營企業處理好兼并重組的工作。

今年冶金商會要組織、學習、推廣先進的企業管理經驗,組織向山東石橫特鋼等優秀企業學習,推廣加強管理做長壽企業的經驗。各民營企業要在建立優秀的企業文化,培養高質量的人才隊伍上下功夫。

(三)加速環保升級,實現環境友好生產方式

首先是落實黨中央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治理環境的一系列精神,把治理環境污染作為提高人民福祉的重要內容。以向人民負責,發展環境友好型企業為己任。響應國家提升治理標準,限制污染排放,控制生產產量的政策要求。二是持續提升環保水平,提高排放標準。進一步加大環保投入,要針對脫硫脫硝等關鍵技術,采取新設備,新技術,新工藝,做好消白工作。三是提倡產城融合,把生產發展同環境治理融合起來。商會今年將推廣德龍等一大批企業環境治理的先進經驗,提倡新的環保理念,把追求環保水平的提高作為企業的發展方向。

(四)把數字經濟作為創新發展的核心驅動力,大力促進信息網絡技術應用

以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智能制造等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傳統企業的深化融合,將會徹底改變鋼鐵企業的生產經營與管理形態。商會要在互聯網+方面,促進提高企業級應用,以及企業間公共平臺的融合發展;在物聯網和智能制造領域積極推進智慧物流、智能制造等領域的創新與落地,尤其是在某一工序和環節中的智能化突破;在大數據領域重點推動在企業經營決策中的應用,為企業解決實際問題,支持企業創建大數據創新應用中心。同時,商會還將和有關大數據公司合作,研究制定反映民營鋼鐵發展狀況和行業景氣指數,為民營企業提供更多更好的決策信息。